IMF专家:关税加大全球经济成本 贸易紧张拖累增长
发布日期:2025-05-25 09:16 点击次数:6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研究部世界经济研究处处长丹尼兹·伊甘在世行和IMF年会期间表示,全球贸易战升级不仅带来短期成本增加,还将从长远来看加大全球经济的成本。贸易关系的减弱将限制技术传播与创新,进而影响生产效率和全球竞争力。

4月22日,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著调降了全球经济增速,并警告贸易紧张局势的迅速升级和极高的政策不确定性预计将对全球经济活动产生重大影响。报告预测,全球经济增速将在2025年降至2.8%。IMF预计今年美国经济增速或降至1.8%,较1月的预测值下调0.9个百分点。伊甘解释称,其中0.4个百分点来自于关税的直接影响,其余则是由可预期的美国经济周期性变化所导致的。
伊甘强调,贸易给所有参与者带来了好处,目前全球经济屈指可数的上行契机来自于新一代双边和多边贸易协定的产生。
IMF最新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著下调了全球增长预期。已实施的关税措施对此产生了直接影响,多种因素决定了关税的直接影响及其导致的增速预期修订,包括各国对美国的风险敞口、关税上调幅度,以及是否能够从贸易转移中获益。此外,关税带来的间接影响反映在贸易伙伴间经济活动的减弱,这在亚洲尤为显著。不确定性的升温和市场情绪恶化也拖累消费和投资,金融状况的收紧尤其影响一些小型开放经济体。关税还导致全球需求预期放缓,大宗商品价格将继续走低,对不同经济体影响各异。
对于美国经济增速的预测调整中,约一半的下调可归因于关税影响。美国的政策不确定性已升至异常高的水平,也是下修经济增速的原因之一。即使在关税措施与不确定性显著上升之前,美国经济周期性变化迹象已显现,私人消费有所放缓。可以说,这一增速放缓属于正常的周期性转变和经济动能的转向。
关于特朗普声称并寄希望于美国国内的财政刺激政策和产业回流政策,能够抵消贸易战带来的负面影响,伊甘表示这些政策尚未有具体实施细节,因此未被纳入基准预测。IMF在预测中仅包含已明确宣布且具备可执行路径的政策措施。
美联储正处于一个微妙的节点,需要确保货币政策立场的微调和校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宏观经济环境。对于那些预计增长放缓且通胀压力增加或保持高位的经济体而言,需要保持货币政策不变或进一步收紧政策。美联储已经从上一轮通胀飙升过程中汲取了教训,未来将力求实现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的双重使命,并据此作出利率决策。
对外部资本流动敞口较大的新兴市场经济体需保持高度警觉,应对外部冲击的同时识别本国内在脆弱性。IMF在“综合政策框架”中阐述了如何使用各种政策措施来应对波动并保护经济。这包括使用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来确保金融体系的完好无损。各国基于自身国情,可使用一些外汇干预措施。弹性汇率应成为第一道防线,但在外汇流动性薄弱且外汇债务占比较高的经济体中,可能需要采取临时干预措施。然而,无论是宏观审慎政策工具还是外汇干预,都不能取代稳健的宏观政策基础。
当前的关税税率之高是几十年来未见的。若维持下去,这将在短期和中期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短期内,全球价值链的重塑将带来成本增加,企业需要因应作出决策调整。长远来看,贸易关系的减弱将带来进一步的额外成本。贸易帮助了技术和科技的传播和转移,促进了创新性方法和更具竞争力及更有效率的生产方式。提高关税将从长期增加全球经济的成本。贸易给所有参与者带来好处,这才是正确的做法。贸易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目的是实现公平和可持续的增长。
若上述贸易局势和不确定性有所缓解,全球经济增速能否迅速反弹将取决于诸多关键变量,包括关税的确切水平及其维持时间。如果当前的紧张局势能够推动下一代双边、多边贸易协定和区域安排等的产生,继续提供和提升稳定的贸易环境,全球经济增速有望获得立即提升。